多个问题的情况下 钢铁业困难中前行
在产能过剩、钢价持续走弱、盈利水平较低、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困扰下,环保改造需要的大量资金可能让处于困境中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2014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40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为60.46亿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17.9%。40家上市企业中有18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国内钢铁行业的总产量在8亿吨左右,过剩产能大概有1亿吨左右。国家主要是通过出台一些政策、设置一些门槛来遏制过剩产能,以达到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和任务。此前,工信部公布了305家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同样也是通过规范条文的发布,从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规范要求。
近一两年,从审批上就可以看出来监管更严了,国家对于一些高污染的项目已经不进行审批了。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区域,控制已经比较明显了。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之前已经持续在环保上增加投入。”“以环氧氯丙烷行业为例,据我们现在的核算,环保成本基本在1000多元/吨,而环保成本在之前是很少的。以环保的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把不达标的企业淘汰出局。因一些之前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在后期的竞争中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而那些之前环保就不达标的企业,自然将处于劣势。作为另一大污染高发区的化工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高压。行业中一些利润薄弱、环保成本高的企业,正面临搬迁甚至是关停的危局。
如果按照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来考核,化工行业达标合格的企业不超过30%。在实际情况中,化工企业主要是工业“三废”的排放,但是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监测是很难的。大型企业的排放量比较大,容易被监测到,而且大企业也会有专门的净化车间。但是小企业往往是直接排放的,因为小企业的排放量比较小,半吨一吨的,所以小企业的“三废”排放常常是被忽视的。
环保部派一个检查小组检查华北地区钢厂的环保达标情况,发现有70%是不达标的。之前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环保成本,存在环保设备不开工或者根本就没有的情况;现在这些企业如果要达到环保的要求,其成本肯定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