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钢管厂企业资金链环环相扣 风险较大
该行目前将整个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直接贷款都归类为“限制类”,已经停止了开信用证、授信等,此外,由去年开始将废旧金属回收、煤炭等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行业均列入“限制类”。而且该行对中铝这类央企,去年的授信额度也大幅缩减了10%以上。目前无锡钢管厂企业纷纷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严格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
目前整个铁矿石融资的风险相对可控,提高保证金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而且相信监管者并无意打垮整个黑色金属领域。如果银行真的对铁矿石融资实现“一刀切”,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出现大面积的违约,最终银行则需要承担坏账损失。而且也不存在境外转口的情况,风险相对较小,银监会目前只是通知各地银行提高警惕性,市场过度解读了,真正的风险在于银行收缩资金,引起资金链断裂,但这样做最后买单的还是银行。”上述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某期货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并承认的确有些贸易企业或钢厂在获得融资后,把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企业,多数为本身企业旗下的关联单位。记者获悉,年初至今,铁矿石价格已经下跌接近20%,以前一吨铁矿石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融资方在缴纳10%的保证金后,还能获得900元的融资,而目前市场价格在700元左右,扣除10%的保证金,只能融到630元左右,比原来相差270元,上述市场人士表示。
如果银行一旦收紧进口铁矿石信用证,将触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恐慌性抛货、融资套利空间萎缩等连锁反应,有可能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保证金比例在10%-20%左右,如果提高10%,无锡钢管厂市场的资金缺口大约有二三十亿元,这对小的贸易商和钢厂是很痛苦的,而且5月是市场整体债务兑付高峰期,市场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较高,”某铁矿石进口商向记者表示担忧。现在市场上暂时还没有铁矿石进口融资信用违约事件发生,但在其他大宗商品如煤、大豆等已经出现个别违约事件,涉及金额最大规模在几千万元。
市场成熟度还有待加强,贸易商风险对冲的意识还很薄弱,参与套期保值的很少。在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融资的存货价值不断减少,融资方只能通过抛售铁矿石减少损失。”另一位贸易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融资金额缩水高达5400万元,要获得同样的融资额现在需要做两三船。企业一般通过国内银行开立远期信用证,通过离岸公司进行融资进口操作,就可以获得2个月左右低利率的现金流,还能套取利差和汇差。铁矿石进口企业更看中的是其中丰厚的利差和汇差利润。由于很多参与企业的风控意识较低,面对矿价下跌以及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套利空间正在萎缩。以前公司每年通过香港的银行开信用证进行融资操作,单单汇差一年的利润就有上亿元,但由于每年公司的矿石操盘量在两三千万吨左右,目前国内的期货市场和境外掉期交易在交割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不能满足公司的套期保值需求,因此目前既没有对冲矿价波动风险,亦未进行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
去年中国铁矿石进口第一季度进口铁矿石达2.22亿吨,同比增加19%。我的钢铁网最新库存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进口矿港口库存总量仍保持在1.13亿吨的历史高位,比前一周上涨了205万吨。“目前港口大概有3500万吨的铁矿石都是融资性进口,银行现在主要担心融资方现金流紧张带来坏账风险,整个银行对进口铁矿石融资的贷款规模在200亿元左右,以国有五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