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的收入只在这里吗
钢铁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供求矛盾日益激化,钢铁主业的盈利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的长期低迷以及钢铁行业多年的经营发展模式的顽疾更是增加了钢材市场的经营风险和困难。
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有一种全新的模式应运而生。依赖钢铁产业大力发展非钢产业,或者利用其自身的资金优势涉足新兴产业开拓全新的盈利模式。2012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04%,而非钢产业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在3.5%~6%,虽然没有达到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但也为钢铁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无锡钢管厂原料方面,一是加强我国国内矿的使用,最近10年来我国黑色金属采选业固定投资累计达到6566亿元,原矿产量从2.6亿吨增长到13.1亿吨;二是增加海外权益矿资源量,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铁矿项目权益矿产量为6200万吨,规划按股比权益矿规模将达到2.7亿吨。其次,建设深加工产业链,比如说汽车零部件、剪切加工配送、线材制品等等。
就是说钢铁物流、工程技术服务、机械维修制造、循环经济与环保、辅料与煤化工等等。像现在宝钢、河北钢铁、沙钢等大型钢厂都有自己的物流园。在工程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方面,钢铁行业内也发展了一批非钢企业。
无锡钢管厂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是重点开拓领域。比如说马钢与中钢马矿院合资,进军节能环保产业;山东钢铁集团济钢进军工业软件开发领域;渤海集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资,进军重型港口机械制造、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等等。
比如武钢的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首钢的工业遗址公园和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城”等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项目;酒钢葡萄酒酿造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一些城市钢铁企业开发城市非钢产业,成立城市型服务公司,涉足城市垃圾发电等。
除了笔者搜集的这几点,还有很多的行业是可以涉及的。经过多年发展,很多企业也已在冶金装备制造、钢材产品深加工、矿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房地产、物流、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但是,综合来看,目前除广钢、昆钢、杭钢等钢铁企业的非钢产业比重较大以外,绝大部分企业的非钢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还较低,主要体现在非钢产业的总量和质量还不够强。
所以说,钢铁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在残酷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本。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说两者之间,直线最短。但是有时候只要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走走曲线路又何妨?说不定还会遇见另外一番风景呢。